新生兒黃疸超過2周 可能是膽道閉鎖恐傷肝


▲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美惠 呼籲
 
蘋果日報(黃仲丘/台北報導)

新生兒黃疸十分常見,但是如果超過兩周,就得小心可能是膽道閉鎖造成的黃疸,不處理恐活不到2歲!目前3個月大的寶寶小芯,剛出生時沒有黃疸,出生第四天時,收治她的新店耕莘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文萬欣發現她的皮膚偏黃,黃疸指數偏高,接受照光治療仍然不降反升。抽血檢查後發現,她的直接及膽紅素偏高,建議轉診到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認是膽道閉鎖引發的膽汁滯留性黃疸,出生第21天接受葛西手術後,已無大礙。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美惠指出,新生兒膽道閉鎖在台灣的發生率,每十萬人就有約1.5到2人。遠高於日本的每十萬人的0.74到0.8人。發生率僅次於法屬玻里尼西亞的每十萬人有3.2人,排名世界第二。
台灣每年新增約30至40名罹患膽道閉鎖的新生兒。罹病的嬰兒膽道不通,會造成本應透過膽道流向腸道的膽汁,鬱積在肝臟,膽汁有毒性,會快速造成肝硬化,甚至肝衰竭恐危及性命。文萬欣說,新生兒如確診罹患膽道閉鎖就必須立即做葛西手術處理,取一段腸道取代膽道與肝臟接通,避免膽汁淤積影響肝臟功能。如不處理,小孩恐活不到2歲就會因肝衰竭死亡。張美惠說,全台約有3成的膽道閉鎖兒因未能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呼籲家長可以在自然光或白光下檢查皮膚有無黃疸,用手指壓下後放開,再看膚色,或是看眼白。如果有偏黃就有可能是黃疸。黃疸如果超過14天,就應尋求兒科醫師判別是否是因為肝膽疾病造成的黃疸。
另外,可以利用國民健康署提兒童健康手冊提供的嬰兒大便辨識卡,與寶寶的便便做比對,如果大便顏色不正常,像是便便顏色偏蛋黃或偏灰白,應儘速就醫。最後,如果嬰兒疑似肝膽疾病的可能性高,建議應接受抽血檢驗與肝病相關的直接及總膽紅素,求其比值給醫護人員判定是否正常。張美惠說,30天是治療膽道閉鎖的黃金期,新生兒父母如發現異常應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