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反對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 醫界澄清此說法違反醫學證據
本文轉載自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審稿/台大醫院 陳慧玲 醫師 丶張美惠 教授
根據多家媒體於2025年9月22日的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表示應對嬰兒的常規疫苗接種時程進行重大修改,並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堅稱「沒有理由」讓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川普說:「我會建議等孩子12歲、身體發育成熟後再施打。」不過這番言論完全違背醫學證據與醫界的廣泛共識,即預防母嬰垂直傳染B型肝炎病毒的最佳策略就是在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B肝疫苗,因此醫界紛紛發聲澄清。事實上,全世界最早實施全面新生兒B肝疫苗注射政策的就是台灣。這個劃時代的成果,讓國際驚艷並群起效法,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參考台灣的成功經驗,訂定全球嬰幼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的政策。
在新生兒B肝疫苗注射實施前,台灣的成年人有15~20%為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其中大多數是由B肝帶原的媽媽於生產過程中傳染給新生兒,因此,當B肝疫苗於1981年問世後,1984年7月,台灣就針對B肝帶原孕婦的新生兒實施B肝疫苗注射,更於1986年7月擴大至所有新生兒,此舉使年輕一代的B肝帶原率大幅下降,成功將台灣人感染B肝病毒之宿命根除。
根據臺大醫學院小兒科張美惠教授團隊持續追蹤的研究顯示,1984年B肝疫苗政策實施前,一歲以上兒童及青少年B肝帶原率已達10%以上;而2024年5月發表的研究數據顯示,疫苗施打後的台灣新世代B肝帶原率已下降到0.64%。此外,張美惠教授團隊研究也發現,疫苗政策實施後,肝細胞癌發生率已由未施打疫苗世代每十萬人0.92個病人,大幅降至疫苗世代0.23個病人。這些成果足以證實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對於防治B肝的重要性,不容否認。
目前台灣的B肝疫苗接種政策需打3劑,新生兒應於出生後3天內、出生滿一個月、以及滿6個月,各接種1劑疫苗;若母親是B肝帶原者,寶寶除了注射B肝疫苗外,出生24小時內還應注射免費的B肝免疫球蛋白。若母親是B肝陽性且高病毒量,在第三孕期起並增加給予抗病毒藥物。在不斷優化的疫苗政策中,無數的民眾及家庭已脫離B肝的陰影,也使台灣成為全球B肝防治的重要典範。